周二严语

启迪创新思想,推动行业发展

七月的深圳,最应该去的地方是博物馆

时间:2019-07-14 16:38:48  来源:博维  作者:博维  点击:397 

七月的深圳,设于深圳博物馆的大汉海昏侯--刘贺和他的时代和在南山博物馆设展的曾国七百年—历代曾侯出土青铜器展两大重量级展览联袂登场,给我们带来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空白时点的全新解读。

2011年,南昌新建,一个盗洞的发现,引出了一个完整的西汉列侯墓园。得益于鄱阳湖潮湿地层的保护,一个包含了墓葬和都城遗址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座西汉列侯墓园的主人是西汉王朝的第九任皇帝刘贺,他33年的人生经历是如此的丰富和逆袭:五岁袭爵昌邑王、27岁被大将军霍光拥立为帝,在位27天后被废并削为平民,29岁时汉宣帝复封侯,封地海昏国,食邑四千户。一生经历了王、帝、囚徒、平民、侯如此多种身份的转换,中国历史上恐怕也就他一位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废帝,随葬器物之丰富为汉墓之罕见,出土的西汉五铢钱重量竟达10余吨,数量惊人的马蹄金、麟趾金、金板、金饼等黄金制品,超过了已发现所有汉墓的金器总和;绘有最早孔子画像的穿衣镜,约5000枚的竹简,令人为之一振!

 

 

▲“大汉海昏侯”主题展馆部分

 

 

內棺中的玉器、漆器鲜润如初,出行的座驾,赏玩的把件,享受的乐器,饮酒的用具,甚至曾经被李约瑟所讲的“希腊式蒸馏器” 的技术和结构,居然在这里出土的一件青铜蒸馏器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一个远在两千年前的朝代仿佛突然复活。 

 

这些器物和文字的丰富内涵,比如对于孔子身世的描述,还有待专家们去仔细研究和解读,但其惊人的形制、风格和数量就足以让我们刷新对汉代文化认知的三观了。

 

而在几公里之外的南山博物馆,湖北随州叶家山等地出土的曾国青铜器也是21世纪以来位列中国考古的“十大年度新发现”的重量级考古成果。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历史知识库里,曾国,似乎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名字。曾国在历史文献中的痕迹几乎全无,但在考古发掘的卜辞和青铜铭文之上,屡屡可见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1978年湖北随县发现曾侯乙墓,表明在战国初年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而2014年10月对随州文峰塔编钟180字铭文的解读,最终明确曾、随是同一个国家,曾是封侯的名称,随是地名,破解了困扰史学界36年的‘曾随之谜’

 

根据青铜器铭文,曾国,是周王(成王或康王)分封给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kuò)之子、周朝宗室曾谏的姬姓诸侯封国,史书称为随国,大约存在于西周成康时期至战国末期经历了七百多年的辉煌历史,春秋时期,曾国在楚国兴起的过程中沦为楚国的保护国,吴王阖闾伐楚,楚昭王曾逃至曾国被曾国保护,战国末期才被楚国所灭。所以,曾国一直在强大的楚国的身影下才没有留下更多的历史痕迹。

 

 

▲曾侯乙编钟展示

 

立国之初的曾国是周王朝在江汉地域控制铜资源运输的重要据点和遏制楚国等南蛮扩张的重要诸侯。这也就奠定了曾国在青铜器制作工艺方面的领先地位,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型系列编钟就是其代表之一。本次参展的一百多件珍品,包括“曾侯谏圆鼎”、“曾侯與(yu)编钟”、“盛君縈簠[ yíng fǔ ]”等重点文物共104件,时间跨越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晚期,种类齐全,制作精美、纹饰华丽、工艺复杂,代表着青铜文明的最高成就。

 

在这个暑热的仲夏,去博物馆吧!静下心来,在远古先民们的创造中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撰文|博维培训中心·严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