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变局下的供应链枢纽
时间:2020-06-30 16:36:15
来源:博维
作者:博维
点击:670
引言:美国此前发出的取消香港特殊地位的威胁,正逐渐付诸行动。当地时间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已经立即停止香港的出口许可证豁免,将于当天结束向香港出口美国产的国防设备,并将采取措施,在美国的国防及军民两用技术上对香港施加与中国大陆相同的限制……
▎目前多项涉港制裁举措,雷声大而雨点小
美国东部时间6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声明,称已经立即停止香港的出口许可证豁免,并在进行取消差别待遇的评估,随后还将终结向香港出口军民两用技术以及采取其他措施。这是继美国政府5月29日表态“将改变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后的一个具体行动。
就实际效力看,此措施涉及的出口许可商品仅仅100万美元左右,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但后续的行动将有可能具有更大的实际影响,即对香港出口军民两用技术产品进行限制,从当前政治博弈的状况看,这是一只即将落地的“靴子”。
在美国出口管制体系中,商用和军民两用技术由《出口管理条例》(EAR)进行管制,主要的办理机构为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安全局(BIS)。根据美国的法规,技术被定义为任何可用于设计、生产、制造、利用或改进各类产品的专门知识,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而技术出口的概念包括将技术出口至美国境外行为、利用电子交易将技术转出美国的行为以及将技术转让给在美外国公民的行为。
在实务上,对于军民两用技术的认定始终具有高度的模糊性,BIS此前就已将军民两用品清单扩大到10大类,包括材料处理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与信息安全技术、传感与激光技术、导航或航天技术、海洋探测技术、推进系统和空间探测技术。而大量工业级的器件类产品,在以上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这也就赋予了BIS在国家安全的大帽子下可以进行管制的随意性。
▎香港特殊相关待遇被限后,最受打击的将是哪一块?
美方如果对香港从美国进口军民两用技术进行限制,受到冲击最大的将会是以香港作为转口港的电子元器件(包括芯片)贸易。电子元器件贸易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品类,2018年,仅在海关统计“半导体及电子管”项下的出口就占到香港总出口价值的40%有余,而中国内地是第一大出口市场,2018年出口额为3143亿美元,由此估算有1200亿美元的电子器件销售到了内地,主要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由于军民两用的定义极为宽泛,作为具有普遍用途的基础器件级别的产品,在出口许可适用性方面基本上是由美国商务部决定,虽然理论上商务部出口管控不是一刀切,而是采取个性化措施,主要考虑出口目的地、交易各方是否清白以及真实用途。但在强烈的新冷战的政治氛围下,判定标准常常会基于国家安全的借口,而不是商业利益。
这就意味着,在最为严峻的形势下,众多需要大量使用转口进口元器件在内地装配生产的产品将被迫支付高昂的许可审查时间和成本,并要随时面对供应上的不确定风险,或者需要重组上游供应链。麻烦的是,放眼周边,很难找到能够具有香港这样拥有诸多竞争优势的“中转地”,香港的优势不仅在于地理上的方便,更在于商流的便利性、物流的可靠性、信息流的开放性和资金流的自由性,再有就是对法律制度的信任。
香港,确实进入了百年未遇的大变局时期,过去七十年,无论是禁运还是开放,无论产业如何变迁,香港始终是大陆最重要的国际供应链枢纽节点。国际政局的变幻,给我们带来供应链上的震荡和影响究竟如何?现在尚无法估量,但从最劣势之处着眼去应变,却是应当做的事情。
▎目前多项涉港制裁举措,雷声大而雨点小
美国东部时间6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声明,称已经立即停止香港的出口许可证豁免,并在进行取消差别待遇的评估,随后还将终结向香港出口军民两用技术以及采取其他措施。这是继美国政府5月29日表态“将改变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后的一个具体行动。
就实际效力看,此措施涉及的出口许可商品仅仅100万美元左右,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但后续的行动将有可能具有更大的实际影响,即对香港出口军民两用技术产品进行限制,从当前政治博弈的状况看,这是一只即将落地的“靴子”。
在美国出口管制体系中,商用和军民两用技术由《出口管理条例》(EAR)进行管制,主要的办理机构为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安全局(BIS)。根据美国的法规,技术被定义为任何可用于设计、生产、制造、利用或改进各类产品的专门知识,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而技术出口的概念包括将技术出口至美国境外行为、利用电子交易将技术转出美国的行为以及将技术转让给在美外国公民的行为。
在实务上,对于军民两用技术的认定始终具有高度的模糊性,BIS此前就已将军民两用品清单扩大到10大类,包括材料处理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与信息安全技术、传感与激光技术、导航或航天技术、海洋探测技术、推进系统和空间探测技术。而大量工业级的器件类产品,在以上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这也就赋予了BIS在国家安全的大帽子下可以进行管制的随意性。
▎香港特殊相关待遇被限后,最受打击的将是哪一块?
美方如果对香港从美国进口军民两用技术进行限制,受到冲击最大的将会是以香港作为转口港的电子元器件(包括芯片)贸易。电子元器件贸易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品类,2018年,仅在海关统计“半导体及电子管”项下的出口就占到香港总出口价值的40%有余,而中国内地是第一大出口市场,2018年出口额为3143亿美元,由此估算有1200亿美元的电子器件销售到了内地,主要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由于军民两用的定义极为宽泛,作为具有普遍用途的基础器件级别的产品,在出口许可适用性方面基本上是由美国商务部决定,虽然理论上商务部出口管控不是一刀切,而是采取个性化措施,主要考虑出口目的地、交易各方是否清白以及真实用途。但在强烈的新冷战的政治氛围下,判定标准常常会基于国家安全的借口,而不是商业利益。
这就意味着,在最为严峻的形势下,众多需要大量使用转口进口元器件在内地装配生产的产品将被迫支付高昂的许可审查时间和成本,并要随时面对供应上的不确定风险,或者需要重组上游供应链。麻烦的是,放眼周边,很难找到能够具有香港这样拥有诸多竞争优势的“中转地”,香港的优势不仅在于地理上的方便,更在于商流的便利性、物流的可靠性、信息流的开放性和资金流的自由性,再有就是对法律制度的信任。
香港,确实进入了百年未遇的大变局时期,过去七十年,无论是禁运还是开放,无论产业如何变迁,香港始终是大陆最重要的国际供应链枢纽节点。国际政局的变幻,给我们带来供应链上的震荡和影响究竟如何?现在尚无法估量,但从最劣势之处着眼去应变,却是应当做的事情。
推荐新闻
- 【周二严语】情何以堪的岂止是阿里
2021-08-17
- 【周二严语】令人看不懂的美军撤离阿富汗行动
2021-08-24
- 【周二严语】大前海塑造物流业全新增长极
2021-09-07
- 【周二严语】沃尔玛电商的涅槃重生
2021-08-05
- 【周二严语】在自然灾害面前你的自救能力如何?
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