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严语

启迪创新思想,推动行业发展

海南自贸港落地,从供应链来看意义何在?

时间:2020-06-02 19:06:57  来源:博维  作者:博维  点击:273 
 
 
昨天,《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全文公布,个税封顶15%等多项在中国开放史上前所未有的制度设计彰显出这份方案的力度。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是该方案的核心亮点,全岛封关、零关税等多达60项的政策措施使得海南一举收获了超越沪深的政策红利。
 
 
那么,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其意义在于哪里呢?
 
 
首先,该总体方案的一个重点是“零关税”?其有两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是在全岛封关运作前,对部分进口商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第二个是在2025年前实现全岛封关运作、简并税制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免征关税商品除了消费品外,企业进口自用生产设备、营运用交通工具、生产原辅料赫然在列。此外,对原产于海南或含进口料件加工增值超过30%的货物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而在具体管理方式上,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政策。在两条线中间的岛内区域,一种海关低干预、高效能的精准监管方式将被采纳。对于入境货物,海南自由贸易港内不设存储期限,可自由选择存放地点。相信这对于深圳的企业并不陌生,其中的一些做法与当年“三来一补”阶段的政策措施可以说是“异曲同工”,相当于整个海南岛就是一个2.0版本的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
 
 
其次,方案的另一个重点是“转运”,在“中国洋浦港”的名头下对登记并从事国际运输的境内建造船舶给予出口退税、从事内外贸中转同船运输的境内船舶允许加注保税油、中转离境的货物试行启运港退税、建设国际航空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等措施,将使得洋浦港建成20多年来终于明确了战略定位,未来境内外和周边国家的中转运输将成为海南物流的一个发展方向。
 
 
但是要注意的是,方案很好看,但现实条件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由于海南制造业基础条件薄弱,在当地建设出口加工型制造业并不现实,以上政策措施对于以海南为基地开展进出口和中转业务的企业更具有吸引力,可以将其作为一个供应链集中库存管理的节点进行区域性商流物流和资金结算业务的统合。但是,海南目前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严重短缺的现状对于该方案的推进落实是个重要的制约,海南本地的仓储设施较为简单、规模有限;洋浦港历经20多年建设,港口吞吐能力不到800万吨(含集装箱通过能力66万标箱),进出岛的陆海通道运力和保障条件也较差,这些都需要高强度的投资和足够的时间才能完善。好在政策里有一条,企业资本性支出可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有资本实力和运营能力的企业可以考虑去海南做些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运营。
 
 
另一方面,海南建省35年,国家级的重大政策利好至少给了三波,然而至今成果乏善可陈,虽然影响因素很多,但海南人力资源的状况确实令人兴叹,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在各地竞相开放的激烈竞争中,海南的政策红利还可能会被快速稀释掉。
 
还要看到,相比起过去的保税区管理,政府的监管将在数据化管理的基础上更加精准规范,类似于过去香港一日游之类的钻政策空隙的方法和“偷梁换柱”的玩法就不要再去铤而走险了,在政策指引下规范运作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