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严语

启迪创新思想,推动行业发展

读史小记:冷战又回来了吗?

时间:2020-05-19 22:39:38  来源:博维  作者:博维  点击:254 
近日来,关于美国商务部对华为实施新的限制措施和美司法部长2月在一个研讨会上关于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演讲一再被刷屏。这也没什么奇怪,二战后,美国人总是存在着一种对于可能颠覆其全球地位的假想敌的恐惧感,并且总是以一种近似疯狂的热情去对待这种似有似无的威胁。
 
闲来无事,在这个时点上,读一段冷战史,你会发现,历史似乎在重放。
 
与冷战(Cold War)这个词对应的是“热战”,一场以核武器为终极杀器的大战。但由于对战双方都拥有大量的核武器,在相互确保毁灭的逻辑面前,美苏两大阵营都不敢铤而走险,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而冷战主要的战场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科学技术、社会和政治领域,由此也在四十年的时间里影响到了几乎每一个人的思维和生活。
 
 
关于冷战的起因,应该是来自于大国基于互不信任而在在对抗中产生的恐惧感,今天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可能还记得1946年邱吉尔的著名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迪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这张铁幕的代表作就是后来的“柏林墙”,隔着这张铁幕,信息被有意识的封锁或扭曲,两边的人们彼此因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进而仇视。
 
早期的冷战战略大师是乔治.凯南,他提出的“被动遏制”战略,强调避免直接的全面冲突、不将具体问题普遍化,以最低的代价围堵对手。后来经杜鲁门主义发展为“主动遏制”,即在全球范围内调动资源进行全面对抗,历经六七十年代对抗的白热化后到了里根时代,最终通过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今天,美国对中国在政治、经贸、科技和军事上的一系列行为似曾相识,带有明显的“主动遏制”的色彩,这只能说明,在美国的眼中,最直接的挑战者已经不再是俄罗斯,一套对中国的遏制战略已经形成。
 
当年,美国与苏联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是科学技术,苏联在物理和数学领域深厚的实力加上计划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使得苏联在军事技术领域快几乎拉平了与美国的差距,美国只能以高墙壁垒严格限制向东方阵营的技术输出并用创新来拉开技术代差,如果从这个视角来理解巴尔的演讲,就知道华为即将面对的处境是何等艰难了,也就更好理解任正非之吁(需要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化学家)以及国家从今年高考开始推进的“强基计划”了。
 
军备竞赛是美苏最直接对抗的领域,很多人将军备竞赛理解为新式武器的开发,这不完整,虽然苏联低效的军事工业黑洞般的消耗武器研发资金,但更致命的压力在于苏方以数量庞大的常备军对冲美军质量优势而带来的高昂的维持成本,想象一下在东欧平原部署的3000辆主战坦克,一个冬季下来,不要说训练演习,光是维护保养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看到另一个牛人有意思的说法是,当年美苏两国的金融体系是各自独立的,两个平行的轨系没有交叉点,让美国在金融武器的使用上有些力不从心,如果是像现在这样的财富全球流动的情况的话,利用金融工具,美国可能都不用在越南耗上那么多年。
 
读着历史,看着当下,虽说是历史不会重演,但其中的逻辑却能以另外的方式再度体验。看看世界最近这两年的变化,恐怕不能不说,那个曾经给了我们20年美好时光的全球化红利时代已经结束,新的政治上的冰河期正在来临,对抗将是主旋律,缓和只是间奏曲。
 
如想读些冷战史,推荐两本电子书,亚马逊kindle可以免费借阅:
1) 专著 - 冷战(甲骨文系列),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小说 - 永恒的边缘(三部曲之三),肯·福莱特 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三部曲涉及的时间跨度较长,从一战到冷战结束,人物和情节设计具有连贯性,最好从头读起。